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学会
全年订价
国内刊号
国际刊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CN:11-4996/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综述、论文
1.所有来稿应并提供详细的作者简介,主要包括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2.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标明“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
3.间接引文通常以“参见”或“详见”等引领词引导,反映出与正文行文的呼应,标注时应注出具体参考引证的起止页码或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
4.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的、最新的、公开发表的列入,其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序编排。
5.作者需要配合本刊编辑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对稿件进行修改。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数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累积被引百分比:是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中,某篇论文被后续的论文引用的次数占该领域或学科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例。
他刊引用次数:指在某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的论文所引用的次数。该指标能够反映出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刊引用次数:被称为自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他刊引用次数和本刊引用次数一同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期刊被引半衰期:也叫“cited half-life”,是一个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值越低,说明该期刊的文章越新,反之则说明该期刊的文章比较老旧。
期刊引用半衰期:指某一期刊平均引用多久以前的论文。计算方法是从当年往前累计,当引用的论文篇数达到全部的50%时,该篇论文的出版年到当年的间隔年数即为此期刊的引用半衰期。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两者都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方法相同。
被引次数:指某篇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这是衡量该篇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明确的是,被引次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质量或价值。高被引论文虽然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也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在因素,以及论文的可获得性、期刊的声誉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
发文量:又称载文量,是指一本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文章数量。期刊的发文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一本期刊发文量太小,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本期刊受众较小众,或者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刻意降低发文量。然而,如果发文量过大,也需要警惕,因为这可能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平均引文率:又称篇均引文量,是指某本期刊中带有引文的论文数量与该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该期刊引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和引文的覆盖面。
一级发文领域名称 | 发文量 | 被引量 |
农业科学 | 2397 | 25335 |
生物学 | 857 | 6771 |
文化科学 | 64 | 14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6 | 462 |
经济管理 | 50 | 236 |
医药卫生 | 44 | 100 |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 26 | 112 |
理学 | 16 | 205 |
化学工程 | 11 | 86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9 | 162 |
二级发文领域名称 | 发文量 | 被引量 |
农业科学 / 作物学 | 1324 | 13208 |
农业科学 / 园艺学 | 579 | 7242 |
生物学 / 植物学 | 412 | 4069 |
农业科学 / 蔬菜学 | 327 | 4591 |
农业科学 / 果树学 | 177 | 1800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162 | 1433 |
农业科学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 | 159 | 1419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142 | 1073 |
农业科学 / 畜牧兽医 | 106 | 1106 |
农业科学 / 畜牧学 | 82 | 916 |
作者:杨海健; 伊洪伟; 韩国辉; 罗友进; 潘晓雪
作者:王海平; 王谋强; 李坤明; 焦爱霞; 吕梅媛; 祁建军; 李锡香
作者:董昕; 刘剑飞; 杨华; 张晓春; 张丕辉; 官玲; 余雪源; 杨明; 张继君; 张谊模; 张云贵; 范彦; 李淑君
作者:刘国祥; 邹昆晏; 任民; 佟英; 冯全福; 杨爱国; 戴培刚; 张兴伟
作者:陈文娟; 李万昌; 杨知还; 孙素丽; 王晓鸣; 朱振东; 段灿星
作者:丁银灯; 聂石辉; 王仙; 胡相伟; 冯国郡; 耿洪伟; 战帅帅
作者:苏一钧; 王娇; 戴习彬; 唐君; 赵冬兰; 张安; 周志林; 曹清河
作者:侯维海; 王建林; 旦巴; 胡单
登录/注册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特别说明:评论无需审核,评论内容不代表学术之家网站意见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